现在,绿色理念深入人心。人们“衣”讲低碳,“食”讲健康,“行”讲环保,都在与时俱进。不过,在“住”上,要做到绿色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这主要是因为人们所住是否绿色,并不由住者决定。事实上,目前我国包括商品房在内的许多建筑,在设计、施工、使用等过程中普遍存在高能耗、高排放问题,远达不到绿色要求。
数据显示,我国每建成1平方米的房屋,约释放0.8吨碳。另外,建筑在采暖、空调、通风、照明等方面的碳排放量也很大。国际能源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,从全球来看,建筑行业贡献了碳排放总量的40%。而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能耗专委会发布的报告称,我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占全国碳排放比重超过50%。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,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,这必将导致建筑能耗的刚性上升,成为未来能耗和排放的主要增长点。
严峻的形势已经将建筑减碳的重大命题推到我国政府的日程前位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印发的《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》明确,到2025年,我国城镇新建建筑将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,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达到30%以上,新建政府投资公益性公共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全部达到一星级以上;2030年前,我国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建立,“大量建设、大量消耗、大量排放”的局面基本扭转,绿色生活方式普遍形成,绿色低碳运行初步实现。
上述目标足够远大,也意味着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。以目前情况看,所有努力中最关键的第一步应该从哪里迈出呢?答案是标准。
从英国、美国、日本等绿色建筑推行较为成功的国家经验来看,他们都有一套科学、完备、适合本国甚至全球建筑行业的权威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。近年来,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绿色建筑的发展,出台了《民用建筑节能条例》《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》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》等法规标准,绿色建筑法规标准体系逐步建立。不过,目前国内建筑行业仍存在部分项目为评级、评星而建的现象。有的建筑号称“绿色”,其实只是堆砌了一些所谓的“高技术”,却忽视了建筑的成本和功能,反而违背了推行绿色建筑的初衷。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,是绿色建筑标准不够完备,评估体系不够完善,忽视了对运营过程的综合评估,这就导致了目前绿色建筑鱼龙混杂的局面。
所谓绿色建筑,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,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、保护环境、减少污染,为人们提供健康、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,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物。绿色建筑技术注重低耗、高效、经济、环保、集成与优化,是人与自然、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利益共享,是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手段。怎样算低耗、如何是高效?绿色建筑涉及到的每一个环节、每一项指标,都不是随便一说,必须由标准来定,由标准来规范。
因此,要建好绿色建筑,必须先打牢标准之基。这就要求必须把过去只关注单体建筑节能设计标准,向区域性群体建筑转移;把过去单纯关注施工环节,向关注从设计、施工、运行直到拆除的全寿命周期转移;把过去单纯关注节能,向关注包括节能、节水、节地、节材、环境保护等在内的全方位考量转移。通过这些“转移”,完善绿色建筑、零碳建筑、绿色建造等标准,建立城市、县城、社区、行政村、住宅开发项目绿色低碳标准体系。
当然,制定了标准,就要严格执行。有人建议,今后的新建建筑都要像家电贴能耗标识一样划出等级,贴上标签。标准级别越高,市场卖价越高,得到国家补助也越多;达不到最低标准要求的,一律不予通过竣工验收。这未尝不是一个办法。